江宁新闻网

龙虎网首页|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广告热线(025)84687180 新闻热线(025)84686051

当前位置:手机网 > 民生民声 >

陈银海:七年援疆路 播种“幸福花”

jiangning.longhoo.net来源:2020-12-15 08:49:00

五次递交援疆报告,连续在特克斯支教7年,来自江宁百家湖中学的物理老师陈银海跨越千里,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求知的“种子”,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出一朵朵“幸福之花”。

千里援疆,让孩子们喜欢上物理课

7年前,39岁的陈银海踏上了援疆支教之路,前往特克斯县高级中学任教。到了那里,他发现班里的孩子物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陈银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重新编写教案,以培养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通俗、幽默的授课方式,耐心、细致的课后辅导,一点点改变了学生们对物理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陈老师的解题方法很新颖,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特克斯县高级中学学生马欣说,幽默生动的授课方式、新颖实用的解题技巧让她喜欢上了物理课。

物理是一门对实验依赖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条件限制,实验类教学成为特克斯县高级中学的短板,也导致学生物理学习相对吃力。为了补足这一短板,陈银海带领学校的六名物理老师,共同承担了国家级课题《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普及实验与实践性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的研究。该课题将引导教师和学生从身边出发,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用最简单的材料和设备去充实物理实验课,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陈银海说:“我们希望引导师生利用生活中一些资源,开展有效的物理研究,通过课题的开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让年轻教师能够快速成长,从而提升特克斯高级中学物理教学的质量。”

7年坚守,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一年半援疆期满后,同行的人大多进行交接后返程,但陈银海却依旧在特克斯的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这里高中教师资源特别缺。我看到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学习劲头,就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选择留了下来。”做了决定后,陈银海递交了报告,申请继续留在特克斯支教。

一份又一份援疆报告的背后,是陈银海7年的无私奉献,但他也意识到,如果想让当地孩子们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仅靠一个人的努力还不够,更需要培养一支优秀的本地教师队伍。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他用心帮带当地年轻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方式倾囊相授,特克斯县高级中学教师邵生辉便是其中一员。“陈老师经常跟我说,年轻人不应该因环境艰苦而放弃自身的发展,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邵生辉老师说,除了在教学上得到的帮助,陈银海对新疆学子的牵挂以及援疆支教工作的热情也深深感染到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开学后,无法及时返回新疆的陈银海认真准备网课教授内容,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远程授课、批改作业。期间,陈银海还坚持每天与邵生辉联系,了解班里学生的情况。

结对认亲,情暖第二故乡

援疆支教期间,陈银海几乎每天都过着学校和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一个人、一杯茶,堆满资料的书桌前,总能看见他认真备课写教案的身影。但如今,除了放在心上的学生们,他在新疆有了新的牵挂。

三年前,陈银海与吾尔尼巴沙一家结对认亲,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工作之余,他时常上门“走亲戚”,为吾尔尼巴沙一家带来许多生活必需品。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陈银海与吾尔尼巴沙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陈老师经常来帮助弟弟辅导功课,知道家里经济困难,他还资助我和姐姐完成学业。现在姐姐已经找到工作,我也快毕业了,我们非常感谢陈老师。”吾买特·吾尔尼巴沙高兴地说。

七年援疆,特克斯已经成为陈银海的“第二故乡”。在他的努力下,吾尔尼巴沙一家的生活日益改善,特克斯县高级中学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2019年高考中,他所教的班级本科达线率88.5%,全班44名学生有39人达到了本科分数线。陈银海坚定地说:“明年就是我援疆的第八年,我希望能继续在新疆这片热土上,为特克斯的教育教学添砖加瓦。”

付汝晨 田甜 吴丹

[收藏此页]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