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宁要闻 >
在南京江宁横溪,一根西瓜藤经过几十年“生长”,开出了乡村振兴之花更结出富民之果,带动成千上万的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今年天气总体不错,西瓜的产量、品质都很好。”“西瓜大王”于行阳正在瓜棚里向顾客们介绍着。他随手拿起一个西瓜掂了掂,又用手指敲了敲,发出“砰砰砰”的清脆声,笑着说:“这个瓜好,皮还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横溪瓜农便开始种植西瓜。但种植中发现,同一块地连续两年种植西瓜就容易发生枯萎病,引起减产甚至绝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于行阳时常去书店查阅、学习西瓜嫁接技术,并开始了嫁接试验,经过一遍又一遍尝试,最终成功探索出了葫芦根嫁接技术,可以使瓜苗成活率达80%以上,且西瓜可以提前15天上市,亩均增产30%,真正解决西瓜难以连年种植的问题。这次试验的成功,给乡亲们致富带来了希望。于行阳无偿传授嫁接技术,上门求教的瓜农络绎不绝。
试验新品种,引进新技术,义务开展大棚西瓜技术专题讲座,将种植经验悉数教给瓜农……近年来,经于行阳帮扶的种植户有200多户。于行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瓜农的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南京好市民、市科技示范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眼下正是西瓜成熟期,作为社长的于行阳正忙着将南京绿阳瓜菜专业合作社的西瓜包装、销售出去。据悉,现在已有50多户瓜农加入该合作社,西瓜销售高峰期平均每天有上万斤西瓜从合作社走向市场。“亩产收入1.5万元左右!”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于行阳面露喜色,“一个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
瓜甜更赚钱,瓜农笑开颜
从名不见经传,到拿下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地理标志“双证明”商标,小西瓜成了横溪富民大产业。今年,横溪西瓜种植总面积约4万亩,其中设施种植3万亩,试验种植新优名特品种80余个,其中大面积推广种植“小兰”、“苏蜜518”等新优名特品种10余个,预计销售产值达5亿元。
横溪西瓜这条富民产业链还延伸到了千里之外——陕西洛南县。2019年底,南京绿桥瓜果菜农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宏山作为科技专家随相关部门进驻洛南考察,把横溪西瓜种植技术也带到了那里。并在当地投入50万元建设50亩试验基地试种“小兰”“苏蜜”等多个品种,投入20万元设立了农村科技服务便利店免费服务当地农户,常态化开展西瓜种植技术培训和咨询。次年,横溪西瓜在洛南实现了大丰收,基地扩大至170亩,今年又新增了200亩。
有双向奔赴,就有双向奔“富”
试验基地还吸纳了当地20多户村民就业,每户每年可增收3万余元。最让王宏山骄傲的是,原本在基地打工的一些农户,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种植大户,他们不仅自己先富了起来,还带动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引进一个项目.带富一方百姓。南果北移,横溪西瓜也让洛南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作者: 编辑:]